中新社宜兴7月3日电 题:台青宜兴结缘紫砂 抟土制壶架两岸“连心桥”
中新社记者 孙权
走进台青林灿煌在江苏宜兴的工作室,显眼位置摆放着一把造型别致的壶。壶的底部是一圈黄土,背面刻有“一衣带水、同辉同源”字样,牡丹、梅花的图案自壶柄处向外延伸。林灿煌介绍,这把壶名曰《种源》,壶上的元素,寓意着两岸文化一脉相承。
(相关资料图)
宜兴紫砂甲天下,在此集聚了一批优秀的紫砂艺人,林灿煌是其中的一员。
1984年出生于台湾新竹的林灿煌自小就与紫砂壶结缘。“我们所在的村庄,喝茶的氛围特别浓,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紫砂壶。在我家里,有一面墙是专门放紫砂壶的。”儿时的印象加上父辈们前往宜兴丁蜀镇“淘壶”的经历,成了林灿煌“登陆”制壶的催化剂。
2008年,经叔父引荐,林灿煌来到江苏宜兴,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季益顺为师,开启抟土制壶的生涯。方言的阻碍、练习的枯燥、制作的难度……学习做壶的过程中,林灿煌挺过一关又一关。从只会捏泥巴到凭一己之力制作造型精美、线条流畅的紫砂壶,林灿煌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宜兴紫砂壶制作工艺的基本流程。
2023年6月,林灿煌在制作紫砂壶。他是宜兴当地首个获得紫砂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台湾人。中新社记者 孙权 摄“万事开头难。比如打泥条这个做壶最基本的环节,我就学了3个月。”林灿煌说,学做紫砂壶很辛苦,但大陆的师兄弟们待他如家人,他们的鼓励成了自己坚持下来的动力。
2018年,“惠台31条”发布后,宜兴当地对台胞开放了工艺美术师的职称考试资格。林灿煌第一时间前去报考,于2019年通过了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考试,成为宜兴当地首个获得紫砂类专业技术职称的台湾人。
2020年,学有所成的林灿煌在宜兴丁蜀镇成立“烨煌纪”工作室。林灿煌说,“烨煌纪”中的“烨”字,寓意前途光明,“希望以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室打造成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连心桥’。”通过和妻子在网上开直播销售紫砂壶,林灿煌的“烨煌纪”如今在台湾已“圈粉”两万多人。
“最初来宜兴学做壶,其实就是想学个谋生的手段,赚点钱;来了以后不仅开拓了自己的事业,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因做紫砂壶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做紫砂壶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林灿煌说。
2023年6月,看着自己过去的作品,林灿煌说,现在的自己是学得“壶”生半日闲。中新社记者 孙权 摄多年来,林灿煌往来于台湾新竹和江苏宜兴之间,积极促成了宜兴紫砂壶在台湾新竹的紫砂艺术展览,并组织了一批宜兴紫砂艺人赴台湾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林灿煌告诉中新社记者,台湾也有人在做紫砂壶,但和宜兴的制作方式不同,两者各有所长,但彼此之间的交流太少,需要多走动。“我现在加入了宜兴市的多个社团组织,深度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希望通过我这样的个体,去推动两岸特别是宜兴与台湾两地的陶瓷文化交流及陶瓷艺术创新,增进两岸同胞情谊。”(完)
上一篇:湖南卫视节目单芒果tv 湖南卫视芒果TV剧目 环球热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