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护”现象,要按照“谁收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和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积极推广田长制、网格员、质量保修期等制度,探索委托代管、第三方购买服务等管护新模式,建立完善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的长效机制。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当前国家对农业投入最巨大的一项民心工程。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864.98亿元,省、市、县各级政府也安排了专项资金。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却出现数字造田、围标串标、高标准农田“不标准”等乱象和问题。对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加强建后管护工作。近期,农业农村部正在开展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督促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深入开展全面排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不合格、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风险隐患,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对涉嫌违法犯罪的坚决按程序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惩。
认真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随着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速, 以及持续加大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一领域违法犯罪和腐败问题也开始频发,多地被通报。特别是在央视“3·15”晚会曝光高标准农田建设造假事件后,出现问题的地方已经启动全面整改和追责问责。各地也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回头看”专项工作。
要不折不扣抓整改,杜绝“数字整改”“表面整改”,特别要加大建设监管、审计等力度,对于出现的造假问题,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过举一反三补短板,深入查找工程质量问题背后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努力形成程序严密、系统配套、有效管用的高标准农田质量管控体系。全面落实建后管护责任机制,保障管护经费,明确管护责任人,确保高标准农田建成使用一片,管护到位一片,群众受益一片。通过专项整治查处一批典型问题,整改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规范建立一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长效机制。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