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著名画家、作家黄永玉因病于6月13日逝世,享年99岁。
在很多熟悉他、不熟悉他的人眼中,黄永玉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年轻,或者更具体些——一个年轻的老头。年届九旬时,他参加自己的《黄永玉全集》首发式,穿橘黄色衬衣、打粉蓝色领带,是全场最靓的那个男士;参加自己的展览开幕式,他戴潇洒的黑色贝雷帽,穿粉红衬衣和黑色立领夹克,双手反背一握,两腿分开一站,稳稳当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黄永玉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在战乱年代自学成才,以木刻起家,拓展至油画、国画、雕塑、设计等。因为画了闭着一只眼的猫头鹰,他陷入“文革黑画事件”;又因《阿诗玛》套色木刻、猴年邮票、“酒鬼”酒包装等,为普通人所知。
如果说“斜杠青年”是当下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方式,那黄永玉的“斜杠”,已经快密集成“栅栏”了。他当过瓷厂小工、戏剧宣传队美工、美术教员、文化馆干事……但他毫不犹豫地说,自己最喜欢的“行当”还是文学。
曾有一个90后网友在微博上问时年90岁的黄永玉:“您一生当中最骄傲和最失意的事情是什么?您对我们年轻人又有什么忠告?”黄永玉答:“我一辈子没有什么骄傲和失意的,我从来没有丢失自己。年轻人,珍惜时间、好好读书,一辈子跟着书走,不会错。”
黄永玉 比目鱼/摄
14岁时,黄永玉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了诗歌;后来,先后出版了《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等作品;但要到90岁才出版自传体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为了写这部小说,黄永玉曾哀怨地说:“怕是100岁之前没时间玩了。”小说至今已出版三部,故事刚写到上世纪40年代。主人公张序子,从少年长成了青年,从凤凰走到了上海。
熟悉黄永玉的人,就知道小说里的情节绝大部分是真的。黄永玉曾为了赶去60公里之外的赣州见女朋友,从朋友那儿借了一辆自行车,一路风驰电掣,天黑住店时,那家店没有被子,只有鸡毛。第二天一早,他粘着一头鸡毛,终于见到了女朋友——后来相伴一生的妻子张梅溪。2020年,张梅溪以98岁高龄去世。
2021年,黄永玉参加录制了一档综艺节目,被称为“最酷90后”。他回忆梅溪,恋恋风尘,记忆犹新,眼中还有小星星。他说:“长天之下,不要空耗双手。”
故事依旧未完,不续。
上一篇:联动活动&主题服《一念逍遥》x《遮天》动画联动版本即将上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