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6月6日,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学院将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依托学科交叉、产教深度融合和国际合作,有组织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支撑。
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依托同济优势学科、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产业急需的重点领域,以人民城市,先进制造,深地、深海、深空拓展和生命健康等为重点,突出智慧赋能和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构建“四共”(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四通”(校企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机制,扎实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和国际融通,共同打造“校—产—城”协同共生的新生态。
卓越工程师学院将打破学科边界、开放校园围墙、协同企业资源,实现“四个转变”:选拔方式上,由学科专业知识为主向创新潜力和能力为主转变;培养模式上,由单一学科专业制砖模式向多学科交叉、目标导向的个性培养模式转变;责任主体上,由高校导师独立指导向高校+企业双师联合指导转变;评价标准上,由学术论文为核心向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成效为核心转变。
成立仪式上,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作题为“共识·共创·共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报告。他表示,卓越工程师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面向时代急需、国家急需、企业急用,同济大学将高标准推进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试验区,围绕创办政产学研用金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新方向、开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从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新生态等四大任务有组织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深度融合,打造政—校—企合作共赢新生态。
当天,由重点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25家单位共同组成的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理事会成立。
作者:任朝霞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度渐涨的陪诊服务,离专业化还有多远? “我脑子里有北京22家大医院的地图。”两年前,闫军儒还在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闲暇时
芍药成了销售“头牌” 康乃馨每枝9元左右 母亲节来临,鲜花热销。过去多年都是康乃馨唱主角,但这两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5月7日
“谢谢选择我做你的妈妈!” 这封信请18年后查收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刘威 记者 朱鼎兆)小时候,母亲常常在家里给我们留字条,
跟新冠病毒“赛跑” 他要让机器人完成核酸检测 经常学生们还不知道我怎么想的时候,我就把自己否定了。工作中需要有自我否定的勇气
助力无接触配送 上海无人车“上岗” 【疫情防控新举措】 科技日报讯 (记者符晓波)眼下,上海疫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不少
“态靶辨治” 帮助患者快速转阴 近日,随着患者清零,吉林省长春市北湖奥体中心篮球馆方舱医院等多个方舱陆续“休舱”,各医疗队也
四省市联合医疗队为患者全方位“解忧” 【同心守沪抗疫】 在上海城市足迹馆定点医院的宣传墙上,各类慢性病、基础病的健康宣教手
X 关闭
X 关闭